This is Photoshop's version  of Lorem Ipsn gravida nibh vel velit auctor aliquet.Aenean sollicitudin, lorem quis bibendum auci elit consequat ipsutis sem nibh id elit.uci elit consequat ipsutis sem nibh id elituci elit consequat ipsutis ...

Follow me on instagram

Contact us

Eighth Avenue 487, New York 
Phone: +387643932728
Phone: +387123456789

【攝影的進程】美感的養成

首頁  /  攝影師軼事  /  【攝影的進程】美感的養成

有個很有趣的說法,自1984年以及之後出生的人們被稱為千禧世代的一群,在台灣這個群體被戲稱為草莓族,恰好我也是這個時代出生的其中一份子,也是科技大躍進並且使用的一群,我們從小時候灌蟋蟀、溪底抓蝦、放鞭炮等等遊戲進展到用手機一隻搞定任何遊戲的階段,在這過程中我們可以因為一個手機的訊息回覆以及遊戲的勝利得到滿足感,卻也因此忽略了實際生活的五感,因而變得不太能夠觸摸”真實“的那部分,而變得”宅“。

在絕大多數的人因為智慧型手機的出現會變得不太關心周遭的事,甚至全神專注在各種社交平台的讚數及留言回覆上,若是在工作中也會不時的關注手機的反饋,因為只要看到手機有所回應都會獲得滿足,可能這是件稀鬆平常的事,但自從知道這絕大部分人的成癮狀態後,不禁感到膽寒,因為自身的所有關心全放在一隻手機上,卻忽略的自身周遭的人事物,變得對任何事項漠不關心及冷淡,甚至心中還出現”反正外界發生什麼事也不關我的事“的想法,對的,就是冷漠。

我們都知道手機上面看到的任何消息都是視覺感官的接收,其他感官的接受度是0,所以看到歸看到,並無太大感受,然後依然繼續滑著手機看下一個訊息,同時也忘了上一秒的訊息,說到這裡你我大概都感同身受到了一個想法「我每天花這麼多時間在使用科技產品上到底為了什麼?獲得了什麼」。

沒錯,我們忽略了真實感受。因為只要問自己對於任何接收到的事物有沒有任何想法或看法,甚至是有沒有因此而獲得思想上的啟發就足以證明自己是否有浪費時間,當然有些人會覺得很偏激,覺得我就是想放鬆啊的說法,可是必須明白沒有人能夠騙自己,只有自己才會騙自己,騙自己每天這樣就好,騙自己我覺得這樣可以了,騙自己今天工作做到這裡就好,有無數的騙自己只是淺意識裡都在幫自己找理由妥協。

那麼這個跟攝影有關係嗎?常常很多人會問我如何拍照?如何修圖?這些並不是沒有工具書可以參考,而是坊間多到數不清的眼花撩亂,但很奇妙的是,攝影跟技術面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最重要的反而是自身看待任何事情的觀點跟角度。

對於攝影我一直都不想在口語上說成攝影,而是稱之為拍照。拍照,是一個讓我能夠感到更真實深入的開心,透過拍照可以了解到這世界的各種真實面貌,也可以透過拍照來了解這更美好的面貌,在拍照的過程中我一直都是保持著感性的態度來進行,並不是說技術不重要,是因為技術可以花一段時間就熟悉且明白,但大多數的影像卻不是因為技術含量的多寡來決定好壞,能夠決定一幅影像的反而是創作者的想法及理念,也就是美感與風格。

認真看待生活中大小事的永遠都是真實實際的感觸,認真驅使自己去觸摸有形物體、嗅聞存於現實的氣味、品嚐食物的酸苦甘辛鹹,還有認真看待自己的這些感受,每天都問問自己「今天有什麼收穫?」,進而思考、思考再思考。

而當自己在思考過程中創造出靈感並且不斷推演成一個系統與模式時,就意味著一個”創新“的產生,這產生的過程在小說中叫天人合一,心理學家的說法叫『心流時刻』,不管稱呼叫什麼,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是否虛度光陰及渾渾噩噩,對事情的看法及歡喜悲苦肯定是對自己最重要的資產。

當然也並不是只要感受即可,還有實踐,有了想法之後就付諸行動,也唯有行動才能證明心流創造出來的想法是否可行。突然發覺用這麼複雜的說法來解釋一個再也簡單不過的行為似乎有些可笑,但因為這是現在每個人都遇到的簡單卻困難的困境,所以姑且一提。

在攝影的領域裡,影像的呈現最為直觀,模仿是一個途徑,創造也是。美感的養成是跟自身生活緊密連接,喜歡什麼愛什麼?喜歡哪個人愛著哪個人?有沒有好好地擁抱過自己?擁抱著自己深愛的人?問自己到底是誰?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些都是值得好好問你我自己的問題,然後體會更多存於這世上的美好。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大小事,也只有自己可以養成屬於自己的美感。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