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對於拍攝都有著自己的想法,當然是對我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特別是婚紗婚禮這塊。這邊把婚紗跟婚禮分開來討論,對於婚紗都是以「怎麼拍?」來對待,而婚禮部分則是「拍了什麼」。
婚紗:
個人最喜歡拍攝婚紗,除了婚紗禮服沒有婚禮宴客現場穿的華麗之外(幾乎),還可以自由搭配所喜歡的服裝,比如我的婚紗包套裡面就有”便服”來當做第一套,因為我想在除了一般婚紗中跳脫窠臼,而有了這個想法的原因在於新人平常不可能一直穿著禮服,如果連婚紗也保留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不是會更貼近不管是新人自己還是其他觀賞者的內心?
不可否認還是有許許多多的新人喜歡全套都是婚紗禮服的服裝,這點我也同意,畢竟在這麼重要的時刻肯定會想要把自己最美的樣貌及未來或許沒機會穿到的婚紗來留下重要的紀念。
我的想法還是很簡單,呈現你們最美最真實的樣子。
所以拍攝婚紗幾乎是由攝影師全權主導,包括攝影師的想法及拍攝,才會說婚紗是「怎麼拍」,因為現場沒有長輩的干預,沒有其他莫名其妙的干擾,有的只是屬於兩人的世界中,我所做的只有些微的引導及抓拍,而對於新人們想拍的畫面也會拍攝,卻不一定是一樣,在我心中蠻抗拒要拍到一模一樣畫面的,因為屬於兩個人的婚紗不是靠模仿來完成,每一次的拍攝都是獨一無二無比的珍貴,也包含我對當下拍攝新人進行同理情感後的想法。因此,按下快門的每一張都很可貴。
How to take a shot.
婚禮:
有人說婚禮像是紀實攝影,有人也說婚禮是攝影師的創作。對於能把婚禮當成個人創作來拍的攝影師深表五體投地佩服,拍攝當然會有自己的想法跟要呈現的畫面,對我來說婚禮會比較偏向紀實,大概是深受”拍到了該拍的最重要“的想法影響,所以「拍了什麼」會是我目前拍攝婚禮的重心,當然有時候也會想拍些喜歡且想要的畫面,可是這就涉及到了觀賞者的心理。自我良好跟有feel只有一線之隔,能夠被認同且欣賞似乎成為絕大多數人的普遍價值觀,而拍攝又是很主觀意識的進程,所以說不定新人當下很喜歡,卻有可能因為其他第三人的反觀態度而漸漸從重,進而忘了自己喜歡什麼。
那麼,還是以最保險的”紀實“還來得好?我想,很多從事婚禮紀錄這塊的攝影師都是如此。我呢?對於婚禮紀錄不強求,對於自己的要求在於「能夠拍到什麼」為重,僅此而已。
What can I take a shot?
—
後記:
我是那種現場只要有親友長輩來告訴我要拍什麼或是插手現場進行的儀式就不想拍什麼的攝影師(很任性),因為婚禮本來就是新人自己的場子,被說完又不用負責任的親友你一言我一句就變得好像不是自己,每每想到都會在心中嘆口氣也有點無奈。當然也不是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是有很多人很好很隨新人意思的親友長輩,只是負面事件容易影響到自己,就盡量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囉。
作為一位職業攝影師,最重要的除了賺錢求生存(似乎有點消極?)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跟客人們的互動,尤其是以婚紗婚禮寫真為主要拍攝項目的攝影師,相對其他攝影師是更加的重要。我曾聽過某造型師從不接自助婚紗或者婚宴新秘案子,問及原因竟然是怕有壓力,所以都是以教學為主要接案收入,當下得知原因的我只有一個想法“接目的性較強的案子不是比較有挑戰性嗎?”,過了幾秒又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只要對自己是方便的就好,在這時代做好自己也很重要呢。
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把情感融入當下,用我們自己的靈魂來感受一切的美好,會發現很多事物的收穫總多於尋找。